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湖南都市新闻网 2024-09-21 503浏览

从合格评估出发,诊断学位点质量

学位点建设质量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抓手。在本轮周期性合格评估开展的背景下,学位授权点需强化质量意识,构建常态化监测机制,以外部评估为导向,在自我评估期间持续做好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本文通过对某“双一流”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实证分析,为学位点开展自评工作与质量问题诊断提供思路。

合格评估推动学位点建立自我评估机制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科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不同,学位点合格评估是对本单位学位授权点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具有强制性、淘汰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学位授权点时刻绷紧质量之弦,不得突破底线要求。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专项合格评估和周期性合格评估。本轮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于2020年启动,目前各单位学位点处于自我评估阶段,2025年为教育部抽评阶段。自我评估阶段强调以人才培养为主的诊断式评估,学位点要做好自评与反思工作,认真查找影响质量的突出问题,持续改进,凝练特色;同时,把编制发布《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作为常态化质量自查的重要环节贯穿其中,主动接受社会对自身质量状态和自评工作的监督。

合格评估明确学位点建设的质量要求

教育部本轮抽评要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要素分别为“目标与标准”“基本条件”“人才培养”“服务贡献”。同时,本轮评估体现分类评价,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评价做了区分,并强调抽评内容需符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

从具体评价标准来看,学位点的目标与标准首先需要学位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特定人才的需求提出本学科(或专业类别)的育人目标,同时制定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并跟踪评价学位标准的执行情况与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位点基本条件包括培养方向(特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支撑和奖助体系,其质量要求在于能够有效地支撑和保障研究生的培养。学位点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对培养过程与结果的质量要求,从招生选拔到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导师指导、学术训练(针对学术学位)、实践教学(针对专业学位)、学术交流、论文质量,再到就业发展情况等环节的质量保证需落实到位。最后就是需关注学位点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要体现学位点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学位点自评与质量诊断实证分析

以某“双一流”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点为例,根据学位点合格评估的要求,该学位点开展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价,评价主体包括2018-2021届硕博毕业生、2021-2022学年硕博在校生、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等。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定位学位点人才培养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来提高学位点建设质量。

从监测结果来看,该学位点硕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比例高,均达到95%以上。其中,硕士主要服务互联网开发、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领域;就业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五成以上在微软、字节跳动、阿里等独角兽公司或行业内其他一流企业,薪资水平及毕业3年后的涨幅均较高,就业感受好。博士绝大多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毕业3年后有四成校友取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有五成以上作为负责人或参与者参与国家或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服务于国家关键技术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领域;随着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强化,博士在企业就业比例也逐渐提升。结合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其对本学位点研究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可见,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高,符合本学位点的“面向国家需求,瞄准学科前沿”的人才培养定位。

从培养过程数据特点来看,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在以项目和课题为导向的科研与论文训练工作方面落实较好,学生在校期间科研课题/项目参与度高,学位论文开展与导师承担的国家级、省(区、市部)级科研课题结合紧密,学术交流与国际化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其课程教学环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需引起关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教学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不足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开展科研训练奠定基础,但长期以来受“重科研轻教学”教师评价导向的影响,研究生课程教学地位往往被忽视,本学位点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认为,核心课程以国家核心课程指南为依据设置足以保障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而数据分析发现,毕业生对研究生期间的核心专业课认可度不高,对核心课程的重要度(核心课程对从事工作是否重要)和满足度(核心课程是否满足工作要求)评价低于工科类平均水平,且毕业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核心课程建设需引起特别关注应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前沿与行业动态的对接,满足互联网相关领域如人工智能、设计/开发、信息安全等新型岗位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此外,结合对导师的调研发现,导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还是偏少,需强化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加大学术科研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反哺和服务支撑力度,优化科教融合育人机制。

2. 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需加强

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打破不同学科间的屏障及学科壁垒,实现成果创新;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通过对本学位点博士毕业生跟踪评价发现,在校期间有过跨学科学习研究经历的群体毕业后取得的学术成果更为丰硕,可见,跨学科培养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结合本学位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开展情况来看,研究生尤其是博士毕业生对跨学科合作研究及跨学科课程的需求均较高,而当前在校生对跨学科科研课题的实际参与较少,跨学科课程开设也相对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学位点在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工作的基层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师资队伍条件为例:首先,从教师队伍结构来看,该学位点研究生导师中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比例偏高,一定程度上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受限,进而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本学位点导师队伍建设需强化校级合作交流,加强外校优秀师资引进。其次,从导师指导制度来看,目前接受双导师或导师组指导的研究生占比较低,来自不同学院或学科的导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制度有利于强化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保证高层次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本学位点研究生导师组制需进一步完善。

结语

本轮周期性合格评估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不止于合格鉴定,更要注重诊断发展,如果评估结果反馈不及时,则容易忽视后续改进工作,也就无法体现合格评估的精髓即发挥自我评估的激励和敦促作用。构建全过程、多主体的常态化监测反馈机制,将帮助学位点及时审视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做好自我评估工作,促进持续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1]《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答记者问.教育部网站.2020.

[2] 高 耀 徐茜茜.硕士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十个典型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9):78-85.

[3] 刘兰英.合格评估视角下研究生学位点内涵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9(5):66-73.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含高校),获得授权可转发至全媒体平台;其他主体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布点专业”,获取近两年高职院校布点数增加较多的专业全名单

☞回复“高职相关度”或“本科相关度”,分别获取2022届本科或高职专业相关度较高专业TOP20名单

湖南都市新闻网

湖南都市新闻网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南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湖南都市新闻网 hn.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